(英特尔)Intel Optane SSD DC P4800X 750G AIC全方位测评

科技资讯 不思进取 2020-01-04 13:03:03 2106次浏览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自从 2017 年问世以来,Intel Optane SSD 产品在消费级一直是超神级别的存在。Optane SSD 900P/905P 与其他产品完全不在一个次元上。莫说是超越,哪怕是能够接近于他的对手也没有出现过。然而Optane SSD 的数据中心级产品 P4800X 是否依然具有强大的统治力呢?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
       Intel 的 P4800X 系列目前有两大类,其中后面带有 Intel® Optane™ SSD DCP4800X Series with Intel® Memory Drive Technology 字样的 SKU 开头为 MDT,在使用 IMDT 技术(通俗来说就是一种把傲腾 SSD 当做内存来使用的技术)时不需要在购买额外授权。而普通版本的 P4800X 的 SKU 开头为 SSD,在使用 IMDT 的时候需要单独购买 License 才可以

 

       这次我们收到的是普通版的 P4800X,容量为 750GB。官方给出的参考性能为顺序读写 2500 和 2200 MB/S,随机读写均为 550000 IOPS,读写延迟也均为 10 微秒
 
 
       P4800X 从接口上分为 2.5 英寸 U.2 版和 PCI-E AIC 版本,这次是我们收到的是 PCI-E AIC 版,采用 PCI-E 3.0 X4 接口的 HHHL 板型
 
 
       后面并没有背板,可以看到颗粒裸露在外
 
 
       标签被贴在了顶部,标签上除了型号容量以外,右侧还可以看到“Engineering Sample”,说明这是一片工程样品
 
 
       散热片的形状和家用级的 900P/905P 略有不同
 
 
       PCB 的背面还可以看到 Intel 的 LOGO
 
 
       PCB 构造与 900P/905P 完全相同
 
 
主控编号是 QSCJ,这是一个工程样板的编号。正式版为 SLL3D,也与家用级的 900P/905P 一致
 

 

       3D XPoint 颗粒,正反面各 14 枚,总计 28 枚。编号全部是 29P32B1BMDNF2,单颗容量为 32GB,总计约 890GB。实际可用 750GB,预留了大约 20%的冗余空间
 
 
       PCB 上的电源管理模块
 
 
       角落里的空焊。在 905P 上被补为 RGB 灯的接口,而在 P4800X 和 900P 则是空焊位
 

 

性能测试

      测试平台如下:

CPU
Intel XEON W-3265
主板
SuperMicro X11SPA-T
内存
Micron DDR4-2933 RDIMM 16G*6
操作系统
CentOS 7.6 1810 X86_64
测试软件
FIO 3.17

 

     测试 SSD 信息如下:
 
品牌
Intel
型号
Optane SSD DC P4800X
容量
750G
序列号
PHKS7174001T750BGN
固件版本
E2010311

 

       在 Windows 操作系统正常识别
 
 
       格式化之后实际可用空间约为 698GB
 
 
       使用常见的测试工具 Crystal Disk Mark 进行测试,1GB 的数据块和 32GB 的数据块测试成绩没有什么区别
 
 

 

       Intel 的Optane SSD 和普通 SSD 有一处显著不同,Optane SSD 无法通过我们常见的方法进行 Secure Erase,比如我们使用常见的 PartedMagic 对 P4800X 进行擦除的话会出现下面的错误
 
 
       虽然Optane不需要通过 Secure Erase 来恢复性能,那么我们还是想要做这种操作那该如何呢?此时 Intel 为我们提供了官方工具 Intel® Solid State Drive DataCenter Tool(ISDCT)
       ISDCT 兼容目前 Windows 和 Linux 等主流操作系统,我这里使用的是基于 Linux 发行版 CentOS 的版本。Intel 提供了 rpm 包,直接 rpm -ivh 进行安装即可
       ISDCT 功能十分强大,我这里只做 Secure Erase,其他的就不再过多介绍了
 
 
       首先要运行 isdct show -intelssd 看一下要 Erase 的盘的 Index 是多少。由于我这测试机上当前只有 P4800X 这一块 Intel 数据中心级 SSD,所以他的 Index 也理所当然的是 0 了
 
 
       然后执行 isdct start -intelssd 0 -nvmeformat 执行擦除。在-nvmeformat 后面还可以加入 SecureEraseSetting=(0|1|2),这里的 0 代表 No Secure Erase,1 代表 UserData Erase,2 代表 Crypto Erase。如果不加 SecureEraseSetting 参数,那么默认 SecureEraseSetting=2
       执行过程需要数分钟,请耐心等待
 

差强人意的峰值表现

       在很多人眼里,傲腾应该是天下无敌的。那么我们这次换个思路,先看看傲腾的短板。在以往对于家用级Optane SSD 900P/905P 的测试中我们发现持续读写吞吐量是他们的一个短板,那么在 P4800X 之中有什么改变吗?
 
 
       在 128K 和 1024K 两种不同大小数据块的测试中,P4800X 的持续读写吞吐量依然不是那么顶尖。持续读取距离 PCI-E 3.0 X4 的带宽上限仍有较大距离。而持续写入虽然不错,但在数据中心级固态硬盘中并不突出
 
 
       相比于自家的高端 TLC 产品 P4610 还有一定的差距
       出厂态随机读写峰值上的表现也比较一般,4K 随机读取峰值在 56 万 IOPS 左右,随机写入峰值在 53 万 IOPS 左右,并不如 P4610 在出厂态下的表现
 
 
 
       但是在上面的图表中我们也能看得到,P4800X 在 Q4T2 时就基本达到峰值,后续并没有更多长进。P4800X 在低队列纵深下相对于 P4610 有着很大的优势,只不过这种优势随着队列纵深的提高而逐渐被蚕食甚至反超,这有点让我想到了那则著名的寓言——龟兔赛跑。不过这种低队列纵深的性能表现同时也让 P4800X 有着更广泛的应用适配环境
 

近乎完美的混合负载

       作为数据中心级 SSD 最重要的性能指标,稳定态混合负载下的 IOPS 是我们要重点考察的项目。纵使峰值能可以上天,但 3 分钟真男人这种玩法在数据中心环境是混不下去的
 
 
       上面那个图,想必大家看过很多次了。那是 SNIA 为我们绘制的 SSD 从出厂态逐渐进入稳定态的 IOPS 变化曲线,许多的 SSD 评测中也都做过引用。然而这些曲线所对应的 SSD 都是基于 NAND 为存储介质的,而今天的主角3D XPoint是下面这样的
 
 
       几乎是一条直线,仿佛不存在什么出厂态和稳定态。这源于3D XPoint和 NAND 写入上的根本区别。NAND 在写入的时候需要将存储器内的原有状态擦除后再进行写入,而3D XPoint可以无需擦除直接写入。这样使得Optane SSD 不需要什么缓存,也不需要任何任何 GC 算法。这样可以使得主控的全部性能用来进行 IO 操作,而不必分心垃圾回收
       这样的稳定性在 SNIA 标准测试下依然得到了延续
 
 
     不仅 4K,几乎所有的数据块大小都是直线无波动。5 轮直接判定为稳定态
 
 
       在稳定态下 4K 随机读写的 IOPS 均超过 50 万,和官方标称的双 55 万相差无几
 

 

 

       Optane SSD P4800X 在混合负载测试中表现是压倒性的,以数倍的优势领先于自家的高端 TLC NAND 产品 P4610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之前的几个 DC 级别 SSD 测试中,随机写入性能和官方标称参数都差不多,但是读取性能却相差很大,而 P4800X 的读取性能却几乎没差呢?
       这是好几个原因共同构成的结果:
1.     许多数据中心级 SSD 针对高深度队列进行优化,测试的 QD32 队列深度无法使其达到最佳性能
2.     这又回到了上面的问题,基于 NAND 的 SSD 需要分配资源进行垃圾回收,而 SNIA 标准测试的压力巨大,垃圾回收几乎一刻不停。这样侵占了主控资源也导致读取性能有所降低

尚需优化的延迟

       傲腾还有一个重要卖点便是低延迟,官方标称的读写延迟均为 10 微秒,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实际的表现
 
 
       与 IOPS 的表现类似,P4800X 在延迟上的稳定性表现依旧出色,在各个数据块大小下几乎是直线状态,5 轮即判定进入稳定态
 
 
       P4800X 的 4K 随机写入延迟大约为 20.21 微秒,距离官方标称参数有一定差距,相比 P4610 还要稍微高一点
 
 
       4K 随机读取延迟约为 19.17 毫秒,虽然依然没有达到官方参数,但相比 P4610 的 74 毫秒却好了数倍
 

 

 
       在偶然性相对较高的最大延迟测试中,则是大幅领先于 P4610 了。这也再一次印证了 P4800X 的稳定性,没有大幅波动
 

 

 

 

       P4800X 在延迟上的表现其实已经挺好了,但是官方参考数值给的太高导致我们产生了一定的错觉
 

总结

       P4800X 整体上性能和家用级别的 900P/905P 相仿,不过由于对手的变强,基于3D XPointOptane SSD 没有表现出消费级那样一骑绝尘的优势。但其在稳定性上表现依旧无与伦比,几乎可以说 P4800X 没有出厂态,没有过渡态,只有稳定态,出厂态即是稳定态。无论采用何种的数据块,怎样的严酷摧残,只要在散热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任何测试无法动摇其性能。坚若磐石的稳定性正是数据中心环境下最需要的品格

       低队列即可达到最佳性能更是目前任何 NAND SSD 无法比拟的。毫不夸张地讲,在钱包允许的前提下 P4800X 可以适应当今数据中心中任何应用场景
       通过对 900P/905P/P4800X 的测试,我可以深切地体会到3D XPoint的强大。但也从中发现目前 Intel 的Optane SSD 系列产品还并不完美。无论是顺序读写还是随机读写Optane SSD 的上限距离 PCI-E 3.0 X4 的理论极限还有较大差距,而且不同容量的Optane SSD 性能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我认为当前 Intel Optane SSD 所采用的这颗编号为 SLL3D 的主控有些拖了存储介质3D XPoint的后腿。希望在下一代的产品中能够看到一个更加完美的Optane SSD
原文实发:koolshare 论坛,若侵犯您的创作权请联系博主删除

不思进取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英特尔)Intel Optane SSD DC P4800X 750G AIC全方位测评
喜欢 (2)
[]
分享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