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开始,用着国产芯片的 SSD 开始越来越多。不过惯常上大家还是觉得国产首先都是走低价的保守产品。今天就带来一款有所不同的产品,采用企业级方案的海康威视 E200P测试报告。
产品开箱图赏:
包装照片没拍,直接来看本体。SSD 走的是 SATA 3.0 通道。
E200P 倒是正儿八经采用了全尺寸的 PCB。
SSD 的主控是 HKS10201B-B1C 主控芯片,是基于联芸(MAXIO) MAS0901 的定制版本,SoC 基于 ARM9 构架支持 4 通道,每通道支持 8CE。联芸目前已经被海康控股,所以确实可以算国产主控,这款主控也出现在海康不少其他的产品中。
SSD 的缓存为两颗三星 K4B4G16 46E BYMA,采用 DDR3 规范,合计容量为 1GB。
SSD 采用的是四颗紫光自行封装的 TLC 颗粒,编号为 UNN1TTE1B1HEB1。从紫光官网的资料来看,依然是属于消费级的产品。
SSD 反面可以看到六颗断电保护电容,可以提供一定的断电保护效果。
产品测试平台:
简单介绍一下测试平台。
用到的主板是技嘉的 Z270-PHOENIX GAMING。

内存是金士顿的 DDR4 8G*4。实际运行频率是 2666C15。

显卡采用的是迪兰恒进的 VEGA 64 水冷版。

系统盘用的是 INTEL 的 535。

散热器是酷冷的 P360 ARGB。

硅脂用的是乔思伯的 CTG-2。
电源是酷冷至尊的 V1000。
测试平台是 Streacom 的 BC1。
产品性能测试:
由于现在 SSD 充斥表面 SSD,传统的跑分软件基本都沦陷。所以有介于此,这边启用了一套新的测试标准用于横向对比。
· 测试环境为 SSD 经过全盘擦写和重新分区,消除新盘的鸡血状态。
· 连续读写性能选取 HD TUNE 的大文件读写测试,文件大小为 50GB。
· 4K 随机性能采用 IOMETER 混合读写,分别进行 QD1 的浅队列和 QD32 的深队列测试。因为日常使用中不会存在纯粹的读写行为,会在读写测试中反向混入 25%的负载(例如读取测试中 75%读取,25%写入)。
· 现在部分 SSD 会通过玩命调教固件来提升 4K 的随机数值,所以这边引入 4K 离散值统计来让那些表面 SSD 露出原型。公式中会包含对不同· SSD IOPS 平均值的补偿,不会出现性能低的 SSD,离散会较低的 BUG。
· IO 延迟的部分则会采用 AS SSD 10G 文件测试,连续三次读写延迟的数据取平均值。

以下为横向对比统计的图表,E200P 1TB 的性能与三星 860 EVO 500G 的性能较为接近,属于 SATA SSD 中比较好的水平。

下图是离散部分的测试,E200P 主要是浅队列写入不够理想,速度压得有些低。离散程度保持的还算比较好,但是受到散热的影响,略微有些散。

常规产品性能测试大致会分为三段。
开箱性能测试,这个环节可以测试出 SSD 在最好状态下大致可以达到什么性能。
压力测试,这个环节通过长时间满载写入,用于测试 SSD 在极端压力下性能会到什么程度。
日常状态测试,在压力测试之后,会通过一小时待机和重新分区让 SSD 重新恢复,来体现日常使用中的性能表现。
在文件基准中可以看到,E200P 不会出现缓存用尽的状况,写入速度适中可以保持在 540MB/S。
然后是最有看头的 SSD 压力测试。在新盘状态下 HD TUNE 的读写曲线大致在 371.9MB/396.1MB 的程度。


对 SSD 的擦除采用 HD TUNE 对 SSD 进行持续擦写,这个环节的负载是所有测试中最高的。可以看到写入速度会在 395MB 左右循环,SSD 最高温度为 54 度,有些偏高。

在完成压力测试后相当于容量用尽状态的测试,读写性能大致在 357.2MB/62.7MB,读取基本不变,写入的衰减比较明显。


在待机过程中可以明显的看到 E200P 会进行非常积极的 TRIM 动作,产生的负载甚至高过了全盘擦写。SSD 的温度也达到了了整个测试中的最高点,60 度。

在待机一小时之后,读写性能为 359.6MB/379.3MB,写入性能基本得到恢复。


在重新分区刷新后,读写性能为 331.9MB\392.7MB。读取性能掉了一些,写入性能倒是基本恢复了。


常规跑分测试:
HD TUNE 的测试在擦写前后读取性能有所下降。

然后看一下不同测试软件的跑分情况,AS SSD 是 1234/1221,性能还是比较强的。

CrystalDiskMark、TxBENCH、ATTO 这三款软件现在已经变成治愈系的测试软件,所以大家参考一下即可。



简单总结:
就产品本身来看,海康的 E200P 由于仍然采用消费级颗粒,并非是纯粹的企业级产品。产品的绝对性能上则基本达到 SATA SSD 中第一集团的级别。但同时 E200P 也继承了企业级方案所带来的的缺点,浅队列性能较弱,SSD 的发热量较高。所以虽然 E200P 的茶色透明外壳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产品的外观,但是对于这样一款产品来说,个人认为金属外壳+导热垫是更为合适的选择。
原文始发:koolshare 论坛,若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博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