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 X90 系列发布,包括首发天玑 9200 的 X90 和 X90 Pro,以及骁龙 8 Gen 2 的 X90 Pro+。而 X90 的核心升级,就是 1260P 的京东方 Q9 屏幕和发哥之光天玑 9200。
简单规格复读:
6.78 英寸京东方 Q9 120Hz 曲屏,2160Hz PWM 调光。前置 3200W GD2;主摄 IMX866,1/1.49″,1μm,RGBW;超广角和 2 倍长焦都是 IMX663。200g 重,8.48/8.88mm 厚。4810mAh+120W 快充,IP64 与红外。
8+128 版 3699 元,8+256 版 3999 元,12+256 版 4499 元,12+512 版 4999 元。
外观
包装盒比历代 X 系列都小一些,表面压出了“荔枝纹素皮”纹路。
120W 的 C 口充电头是 V12060L0A0-CN,锦湖代工,配送 1 米长的 6A 双 C 口线材。
型号和 iQOO 10/Neo7 的 V12060L1D0-CN、iQOO 9 Pro 的 V12060L0B0-CN(橙色底盖那个)不同,但输出特性一样。PDO 最高输出 12V 3A,PPS 最高支持 20V 3.25A 65W,笔记本也能用,环保。
按键和开孔布局没变,顶上有红外发射器,按键区有凹槽。
橙色的是 X80,黑色为 X90
橙色边框的是 X80,黑色边框的是 X90↑
至黑和冰蓝版是萤石 AG 玻璃,华夏红是素皮版。
3 种配色里,个人最喜欢的是蓝色。不过,我们这种深圳湾一号业主,更喜欢的是“几公里外就能发现你换手机”的橙色,结果这一代竟然取消了橙色!!¥%…¥#%&…%&#%…#¥%&
设计与手感:玻璃版的“缎带云阶”腰封,和后盖边缘一圈都是光面玻璃。侧边框有“磨砂金属、光面玻璃、AG 磨砂”3 层质感。后盖边上一圈光面玻璃增大了持握摩擦力,“腰封”刚好就是食指放置的区域,也能增大持机摩擦力。好不好看另说,但手感和创意的分数得打高分。
X90边框控制和 X80 没啥分别,X90 的中置前置打孔大些。X90更窄、更薄、更轻,但厚一些。这一代在USB 接口多了一圈注塑,用久了也不会像纯金属那样留下一圈亮面划痕。这一代主摄的防抖结构,在拍动手机/放回桌面等碰撞时,有更明显的快板声(防抖滚珠和镜头模组框架碰撞的声音)。
-
做工:接缝控制、按键虚位都和友商旗舰接近,上游水准。低情商:这年头工艺太成熟了。高情商:万元旗舰也不过如此。
-
外放:双扬声器音质,对比前代略有下降,中规中矩,音量正常,声音略显单薄,层次不足。
-
振动:力度够,系统键盘和游戏振感适配多,但没前代紧致。
-
指纹:短焦指纹,位置靠下,识别速度和角度兼容性一般。对了,不要在导航键(就是底部虚拟按键)模式下录入指纹,会因指纹识别区域和虚拟按键离太近而干涉,影响录入效果。
屏幕:京东方 Q9+2160Hz PWM 调光,舒服!
vivo X90 屏幕显微图↑
vivo X90 最低亮度、高频 PWM 调光切换前后效果↑,切换点在 90 尼特左右
vivo X90 这块 6.78 英寸京东方 Q9 120Hz 中置打孔双曲屏,2800×1260,452ppi,局部峰值 1300 尼特,2160Hz 高频 PWM 调光,蓝钻排列。
类似 Redmi K50 至尊版(2712×1220,1920Hz PWM)的“1.5K 屏”标准,但分辨率和 PWM 调光频率都更高一些。
常见 2K 屏、“1.5K 屏”和 1080P 屏的 ppi:
-
Redmi K50/K50 Pro, 3200*1440=4608000,526ppi
-
小米 12S Ultra/12S Pro/12 Pro, 3200*1440=4608000 ,522ppi
-
iPhone 13, 2532*1170=2962440 ,460ppi
-
iPhone 13 Pro Max, 2788*1284=3579792 ,458ppi
-
华为 P50, 2700*1224=3304800 , 458ppi
-
华为 Mate 40 Pro, 2772*1344=3725568 ,456ppi
-
vivo X90,2800*1260=3528000,452ppi
-
华为 P50 Pro, 2700×1228=3315600 ,450ppi
-
Redmi K50 至尊版,2712*1220=3308640 ,446ppi
-
华为 P40 Pro, 2640*1200=3168000 ,441ppi
-
荣耀 60 Pro, 2652*1200=3182400 ,429ppi
-
一加 Ace Pro, 2412*1080=2604960 ,394ppi
1200P 到 1284P,确实能比 1080P 精细一截。就算 P 排“打折”后,vivo X90 的 ppi 依然有 370,比当年 5.5 英寸 1080P LCD 的 327ppi 要高,是平衡成本、功耗和精细度的好方案,否则苹果也不会一用就是这么多年了。
精细度问题,可以套用之前 K50 至尊版评测的话:从 2K 屏换到 1260P,会感觉颗粒感明显了一点,你是会有一瞬间产生怀疑的,得再靠近点看才能确认。而从 2K 到 1080P,是“颗颗饱满大果粒”,没有一丝丝犹豫,判断过程都不需要 0.022434653 秒。
现在可以手动调节触控采样率了!!!!!!↑
vivo X90 最高触控采样率 300Hz,日常默认都是蓝厂祖传的限制 120Hz。
但在 X90 系列上,能在游戏魔盒的侧边栏里能手动调触控采样率。喜欢的话,把微信、淘宝这些真正的“3A 大作”扔进游戏魔盒里,然后手动调触控采样率。
非游戏 APP 最高 240Hz,而像和平精英这些在白名单的游戏,可以有 300Hz。但游戏开局前还是 120Hz,果然是蓝厂式省电的祖宗之法不可变……
vivo X90 专业模式,sRGB 色准↑
vivo X90 蔡司自然模式,P3 色准↑
X90 系列在以前的基础上多了“蔡司自然色彩模式”,实际测试,它其实就是类似苹果 P3 和三星的影院模式——白点固定为 D6500 的 DCI-P3。
vivo V2 带来的升级之一,护眼模式多了个“智能护眼”,能降低蓝光比例,但观感不会黄成一片。
国产屏确实是起来了。vivo X90 这块京东方 Q9 屏,除了可视角度一般(和用上微棱镜的三星 E5 差不多)、容易留印(短时间能消除,以前小米 11 也这样)、纯色平整度一般外,主要的弱点是类似 Delta 排列的次像素渲染,大量借用边缘子像素,清晰度能赢三星的 1080P 屏,但和接近 ppi 的 iPhone 还有差距。
其余核心的亮度指标已追上来,而色准表现更是超越三星屏(也和三星改去追求“通透”观感有关):
vivo X90 这块京东方 Q9 屏幕,连续刷新了我们数据库的“平均灰阶偏离、sRGB 模式色准和 P3 模式色准”纪录。专业模式对应 sRGB 内容,蔡司自然色彩模式对应 P3 内容,两个平均色偏都打到 1 以内,色准真的很 hi 强,出厂校色的三星屏都被按在地上摩擦。
亮度和均匀性中上水平:vivo X90 激发峰值亮度 1000 尼特出头,手动全白和局部亮度 490/558 尼特(略高于 X80/X80 Pro 三星 E5 屏的手动模式),此时四角亮度 482/477/501/500 尼特,从上到下梯度变亮。
HDR 管理:vivo 的 OriginOS 是少数能像 iPhone 和华为那样做多窗口 HDR 管理的系统,即便是小窗模式下的 HDR 视频也能有正确的 HDR 显示,但 HDR 视频的色调映射没调好,明暗部拉得过头了。
性能&发热:天玑 9200,发哥的新骄傲
vivo X90 首发联发科天玑 9200,4313m㎡VC 均热板,全系 LPDDR5 6400Mbps 内存,除了 8+128 版是 UFS 3.1 闪存,其余都是持续读写性能翻倍的 UFS 4.0 闪存。
天玑 9200 首发台积电第二代 4nm 工艺,CPU 部分:
-
1*X3@3.05GHz,1MB 的 L2 缓存
-
3*A715@2.85GHz,各自 512KB 的 L2,共 1.5MB
-
4*A510 refreshed@1.8GHz,分为 2 两组,各共享 512KB 的 L2 缓存,共 1MB
-
8MB 三级缓存,6MB 系统缓存
GPU 首发 Immortalis-G715 MC11@981MHz,首发 LPDDR5X 8533Mbps 内存和 MCQ 多循环队列的 UFS 4.0 闪存支持(但并不是所有机型都会用)。
-
从之前满血的联发科工程机(LPDDR5x 8533Mbps 内存配 UFS 4.0 闪存)可以知道,天玑 9200 比天玑 9000 单核多核强 12%和 5.8%;比天玑 9000+单核多核强 6.5%和 2.8%;单核比骁龙 8+强 7%,而多核几乎持平。
-
GPU 部分,比天玑 9000 强 48%到 79%,比天玑 9000+强 35%到 46%,比骁龙 8+强 15%到 37%,里程碑式地超越苹果 A16,强 1%到 22%。
vivo X90 与其他旗舰性能对比↑(颜色条长短代表强弱)
天玑 9200 配LPDDR5 6400Mbps 内存,对 CPU 影响不大,但影响 GPU 发挥,有点像英特尔和 AMD 核显对内存带宽的渴求。
-
对高压力负载,影响相对较小,会比满血版弱 10%-15%左右,此时能稳压骁龙 8+一头;
-
而压力越低,内存频率影响越大(内存成最大“短板”),会比满血版弱 30%左右,此时会咬在骁龙 8+后面。
而 UFS 4.0 闪存的持续读写性能,就原地起飞了:持续读取翻倍都不止,持续写入涨超过 50%(对比天玑 9000+机型),几乎是骁龙 8+机型的 2 倍,直呼好家伙。不过随机读写,对比天玑 8100/9000/骁龙 8+并无优势,厂商的缓存机制反而影响更大。
室温 26.6 度,200 尼特屏幕亮度,vivo X90 经 30 分钟《和平精英》(HDR 高清+极限帧数+抗锯齿)后,最高温度 39.2 度,发热很低,机身微暖。
室温 26.6 度,200 尼特,3DMark Wild Life Ulimited 测试,稳定度 80.7%;Wild Life Extreme Ulimited 测试,稳定度 72.8%。
而同样环境下,一加 Ace Pro(骁龙 8+)稳定性是 91.3%和 89.3%,X80(天玑 9000)更是超过 95%。
vivo X90 虽有游戏手机级的 VC 均热板面积,但稳定度表现一般,GPU 规模暴涨之后,天玑 9200 峰值输出也不低。
Wild Life Extreme Ulimited 测试的最高温也在正面,47.8 度。
vivo X90 背面热得出奇匀称,机身中部有时会比摄像头边上还热(SoC 应该就在这个区域啊)。阅机无数的我们,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属实是把我整不明白了。
UFS 4.0 闪存,对大型游戏的加载速度提升没预想中明显(零碎文件太多?)。在《和平精英》,10 秒能看到光子工作室 logo,12 秒到登陆界面,是变快了一些,但幅度不大,这还是在 CPU 性能有提升的情况下。
游戏极限性能就不多说了,省流:还无法征服 200 尼特最高画质 60 帧的《原神》须弥城(璃月港在上一代就几乎征服了)。
日常流畅度:就不比天玑 9000 的 X80 了,我们直接比骁龙 8+旗舰。个人之前主力机是 iQOO 10 Pro,全套数据迁移后,几乎所有 APP 的开启速度都变快了(例外的是 32 位 APP)。如果你像我那样,有关掉所有动画的习惯,会更明显地觉察到速度差别。
在 2022 年 11 月 26 日这个时间点的天玑 9200,即便是用着 6400Mbps 的 LPDDR5 内存,也有点当年用小米 1 跑安卓 2.3 的速度感了,甚至连出健康码的速度都变快了点。就为了这个提升,我的主力机已经换成 X90。骁龙 8+对不起,我们这段感情,我是出轨的那一个。
流畅度提升的主因,可能是更积极的 X3 超大核和更长时间的 8 核全开:手动把 GeekBench 改包(模拟日常应用),X90 就只能跑出 1293/3723 的分数,没在跑分白名单的 GeekBench 4 和 RAR 成绩也不强,但比同等情况下的 X80(单核 1150,多核 3700),单核性能强了一截。
而且奈何天玑 9200 能耗比更高,不但应用开启瞬间能 8 核全开,全开时长也比天玑 9000/骁龙 8+长 1、2 秒,甚至应用内切换页面有时都能 8 核全开!
Surprise!Mother Fxxker。一个安卓用户,竟然会为日常 8 核全开的时长而感动,焯!天下人苦 ___ 久矣!!
系统
开发者选项出现意义不明的“触控笔手写功能”
基于 Android 13 的 OriginOS 3 就不多说了,功能变动不大,主要是后台驻留和小窗提升。
在 X90 上,个人认为的史诗级更新有两个:能左右滑动切换控制中心和通知了!!!游戏魔盒可以手动控制触控采样率!有趣的是,发哥和 vivo 貌似对功耗控制很自信,不再提供 5G 开关了。
vivo 的系统动画多且细腻,原子通知好用(有快递到了,锁屏会一直挂着原子通知提醒你去取快递),左上角“灵动小岛”的验证码、进度条都值得友商学习,琥珀扫描的强化版 jovi 扫描也挺好。
但像自动流量校正这些小功能依然没补。Android 墓碑的“暂停执行已缓存应用”开关依然无效。能调显示大小之后,现在轮到开发者选项的“最小宽度 DP 调节”会导致微信显示不正常#¥%@#¥……¥#……&
噢,对了,天玑 9200 现在剩 4 颗 A510 refreshed 可以跑 32 位应用,记得用 LibChecker 之类的 APP,检查一下日常应用有哪些老顽固还是 32 位的,及时更换升级。
续航&充电
vivo X90 的 4810mAh 电池,在 200 尼特屏幕亮度,经 30 分钟《和平精英》(HDR 高清+极限帧数+抗锯齿)、30 分钟 B 站 1080P 视频播放、30 分钟微博短视频、各 30 分钟的 Wi-Fi 和 5G 冲浪,共 2.5 小时的续航测试后,剩余电量 78%。
续航表现很 OK,天玑 9200+1260P 屏幕+4810mAh 电池,不但比“骁龙 8+配 1120P 屏幕+5000mAh 电池”的 K50 至尊版强,而且能持平“骁龙 778G+1080P LCD+5000mAh 电池”的 iQOO Z5。
同样的数据和使用强度,肉身感觉 X90 整体工况要比“骁龙 8+配 2K 屏+4700mAh 电池”的 iQOO 10 Pro 续航强 20%以上,中高度使用也能坚持一天。
京东方 Q9 屏的功耗控制要给好评,但主要功臣可能还是天玑 9200(这还是日常调度比骁龙 8+更积极的情况下)。提前为明年的旗舰,向发哥 Salute(敬礼)。
两年,整整两年了!你知道我们两年是怎么过来的吗?120W 快充终于“下放”到 X 系列(虽然 X90 Pro+因巨大的相机模组吃掉空间,只有 80W 有线+50W 无线)
vivo X90 充电峰值 100.5W,1 分钟。随后 78、64W。4 分半钟落到 50W(主要区间),维持 10 分钟。20 分半钟进入“涓流状态”。
vivo X90 的 120W 快充明显偏保守,发挥还不如 iQOO Neo7 积极,1%到 100%充电 27 分钟,但依然是蓝厂式的实诚,27 分半钟就完全断充了。
拍照:IMX866+vivo V2
vivo X90 相机规格没大变动,主要是升级成 vivo V2 自研 ISP,主摄有 VCS 仿生光谱技术(翻译就是传感器滤光片改进):
-
前置 3200W,S5KGD2,1/2.8″,0.8μm,F2.45
-
主摄 IMX866,5000W,1/1.49″,1μm,RGBW,F1.75,OIS
-
超广角 108 度,1200W,IMX663,1.22μm,1/2.93”,2PD 对焦,F2.0
-
2 倍人像 IMX663,1200W,1.22μm,1/2.93”,2PD 对焦,F1.98,50mm
这里,我们用 iQOO 10 Pro(主摄微云台 5000W GN5+5000W JN1 超广角+3 倍 1600W 长焦 S5K3P9)和 vivo X80(基础规格同 X90)进行对比。
实际肉眼亮度,弱于上面任何一个模式↑
vivo V2 的性能提升,在取景上就已经非常明显了。默认和夜景模式取景的降噪更强、AI 夜景视频取景直接成夜视仪了。
AI 夜景视频对比
因为 vivo V2,X90 的 AI 夜景视频终于能上 4K 24FPS,比起前代取景 PPT(虽然成片不是 PPT)+1080P 30FPS 要实用太多了。
实际画面的暗部,其实是 X80 更高一点,但这细节差距,都没评价的必要↓
左 X80,右 X90
左 X80,右 X90
左 X80,右 X90
2 倍长焦对比
2 倍长焦对比 1,全局与中央放大对比
2 倍长焦对比 2,中央放大对比
iQOO 10 Pro 是 3 倍长焦,这里用的是主摄数码裁切。
超广角对比
超广角对比 1,全局与中央放大
超广角对比 2,全局与中央放大
主摄对比
主摄对比 1,全局与中央放大↑
主摄对比 2,全局与中央放大↑
主摄对比 3,全局与中央放大↑
主摄对比 4,全局与中央放大↑
主摄对比 5,全局与中央放大↑
主摄对比 6,全局与中央放大↑
拍照体验:X80/X90 的夹生现象(连续拍摄来不及处理,部分样张不经完整处理输出)明显比 iQOO 10 Pro 轻微,发哥的 ISP 的吞吐貌似真的比高通大,发哥待遇比高通好,你敢信?
另外,光比不大的场景,X90 也能机关枪一样不停按快门,这在以前的 vivo 机型上是不敢想象的。
2 倍长焦:光线好时,X80/X90 的无 OIS 2 倍长焦,辨析力有一定优势,但“白天限定”,只要到灯光场景就会被主摄裁切追上,夜景就基本摸鱼了。vivo 也无法改变“无 OIS 的 2 倍长焦”的战术特性。
超广角:X80/X90 的超广角辨析力 OK,但视角偏小。iQOO 10 Pro 的 150 度超广角裁切成 0.6 倍的视野,依然比它们大一大截。
主摄:vivo X90 显著特征就是画面对比度提升,把暗部压了回去,不再像 X80 那样疯狂提亮暗部(朋友圈战神放下屠刀?)。暴力 HDR 没以前积极,白天场景会根据场景减少多帧合成的张数和力度(白天快门能变机关枪的核心原因)。白平衡变得偏蓝偏冷一点,降噪力度比 X80 轻,留了轻微噪点但细节有轻微提升。
直接效果是,白天不少大光比场景,X90 对比 X80 其实是更吃亏的,多帧合成力度变弱后,暗部容易欠曝。蓝厂强项的灯光和弱光夜景,风格变动有限,比 X80 强,和 iQOO 10 Pro 在伯仲之间。
总结
X80 和 X90 的定位都是在影像旗舰之下,把核心精力集中在旗舰级的“性能、主摄和质感”:
-
京东方 Q9 的 1260P 分辨率 2160Hz PWM 屏幕,色准顶天、护眼、功耗控制好,精细度有提升,可视角度同级稍弱。
-
天玑 9200 的 CPU 纸面提升不大,但日常流畅度和续航都有一定提升,稳压骁龙 8+。没 LPDDR5x 内存影响了 GPU 发挥,但 GPU 早就性能溢出,功耗和 CPU 才是现在游戏的关键。
-
UFS 4.0 虽有翻倍级别的顺序读写性能,但现阶段对日常使用没明显提升,不过依然建议 8+256 起步(8+128 版“独享”UFS 3.1),反正差价和前代一致。
-
主摄表现是旗舰级的,朋友圈战神从暴力 HDR+涂抹锐化的路线稍微回撤,部分日间场景没 X80 讨喜,但整体表现稍强。
-
IP64 防尘防水,当赠品好了。
-
缺点和 X80 一样,没有无线充、两颗副摄偏弱、USB 2.0 接口、外放一般。
vivo X90 起步价和前代一致,顶配和次顶配贵 100 元:8+128 版 3699 元,8+256 版 3999 元,12+256 版 4499 元,12+512 版 4999 元。
vivo X90 升级力度完全足够,同价已没必要上 X80。
vivo X90 适合做年轻人的第一台蓝厂旗舰,它是这个时间点,4000 元价位段极为“水桶”的守门员,也锁死了后面小米 13 和 Find X6 的价格区间。